业内人士翘首期待的第九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于2010年10月19~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5馆举办。本次展会由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并得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相关工业分会、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等相关协会的大力支持。
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亚洲唯一的产业用纺织品专业展会,该展会影响力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具有业内标杆作用与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会。
产业用纺织品大有可为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是纺织工业中最具有潜力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性产品的产业。由于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劳动生产率高、产业渗透面广,在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被作为衡量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曾如此评价产业用纺织品:“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产业用纺织品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高温过滤用、医卫防护用、土工布及合成材料、特殊装饰用、农业用、高性能纺织复合骨架材料、交通运输用、建筑用等二十多个工业领域。
在国际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又称“技术性纺织品行业”,与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传统纺织行业不同,这个行业具有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点,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在今后科技创新方面要倾注大量精力的一个行业,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2009年在世界经济陷入全面危机的情况下,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产量仍以超过19%的增长率增长,远高于其他行业水平,已真正发挥了其作为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最近国家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将大大增加对土工合成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同时,国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举措也将为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以18.6%的年增长率增长,2009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总产量达723.2万吨,同比增长19.2%,行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并以约2400亿的产值逐步成为跨纺织和新材料两个产业的新型现代化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以日本、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产业用纺织品产量占该国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加,已超过40%,而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面对原料涨价、成本上升、市场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的竞争压力,中国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凭借其用地、用工、用水少,且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旺盛需求,整个行业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形势积极向好,许多企业产销两旺。
行业巨头集体掘金展会
本次展会主办方以“高科技、国际化、综合性”定位,打造规模更大、专业化程度更精细、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展会。
参展产品涵盖了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料、制品、设备以及相应的辅料等,并在展会期间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和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外众多专家,成立专家评估委员会,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评估和研讨,以突出“科技办展”的核心理念。
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家企业悉数登场,同台竞技各显风流。展位面积超过了12000平方米,以满足不断拓展的产业用纺织品新产品参展的需求。浙江海利达、山东海龙、烟台氨纶、江苏恒力、福建鑫华、上海申达、海宁锦达等知名企业都积极参展。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陈伟康表示,多年参展的老展商因为在前几届的展会上尝到了甜头,这次报名非常踊跃,还带动了不少新企业也来参展。
据了解,主办方还积极与欧美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协会组织合作,为我国内地企业增进见识,创造商机。众多行业巨头集体掘金产业用纺织品展会。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企业参展。德国纺织服装联合会、美国无纺布协会、以及我国台湾产业用纺织品协会、香港无纺布协会等都将在展会亮相,参与技术对接、高端论坛等活动。
从技术创新能力上看,国际大公司研发投入大,并重视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而国内企业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发投入不足,对市场信息反馈迟缓。从市场控制力看,国际大公司会通过品牌运作,与经销商紧密合作,市场谈判力和控制能力都比较高。虽然国内市场良好,但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控制市场和渠道的比例非常低,在10% 以下。
与国际同行相比,应该承认,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还不是竞争对手。但通过这样的展会,我们有了可以与世界产业用纺织强国同台展示、交流、学习的机会。
着力搭建 新技术交流平台
众所周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的后起之秀,它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用纺织品正在向高科技、新技术功能化方向发展。
技术是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基石。与传统的纺织行业相比,产业用纺织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市场空间大等优势,产品类型覆盖了从环保过滤、建筑道路、医用国防乃至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及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丰富展会内容,呼应本届展会“技术、创新、共赢”的主题,在展会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和技术交流会。如: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天台县人民政府合作召开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创新发展论坛;在杭州千岛湖召开的水刺分会年会;在上海召开的衬布材料分会年会;在上海举办的2010年建筑用纺织品发展论坛暨第六届膜结构技术交流会以及包装用纺织品发展与创新论坛、产业用纺织品功能化整理技术应用论坛。展会后的10月25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将与绍兴夏履镇人民政府合作召开中国产业用纺织行业高峰论坛。
主办方力促共赢发展
近些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主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陵申指出,我国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基本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用纺织品专用原料的开发有了较大的突破。新型非织造布的加工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的复合加工和后整理技术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加大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中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研发投入仍显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还较弱,市场信息反馈、产业链衔接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其中产业衔接不紧密是众多差距中最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需要建立起及时协调的互动机制。这次展会,创造了一个产业链延伸和发展的机会。
李陵申表示,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旗下的其他展览会,如面料展、家纺展、服装展相比,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规模和影响还不够大。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不在本行业,而在医疗、建筑、钢铁、煤炭、农业等“特殊”的行业,所以这个展览会显得不那么广为人知。其实,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内来看,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已经成长为亚洲最大、国际知名的专业展览,博得国内外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的高度认可。
同时,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与其他展览的最大不同是其专业面太广,涵盖医疗、建筑、土工、汽车、工业、农业等20多个应用领域,使其不同于其他展会。希望20多个应用领域的高端产品在一次展会上面面俱到地展出这个事情的确不容易。“但尽管不容易,我们主办方仍在多方努力进行招商招展。”李陵申表示:“今后主办方还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是解决双向信息不对称使得生产和市场没有良好衔接的问题。其次是逐渐改进招展方式,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定向选择效率。再次加强与应用行业有关部门横向沟通,有效吸引目标客户。最后主办方将尝试举办产业用纺织品某一领域的专项展会。”
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创新步伐加快,市场需求加大,企业对参加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兴趣将提高,也对效果有更多期盼。该展览会将能满足企业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亟须推广和拓展产品的目的,也是展会“共赢”主题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