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1月,我国针织行业6943户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62亿元,同比下降4.51%;实现利润总额208亿元,同比下降11.4%;利润率为3.96%,较2023年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亏损面较前三季度收窄2.95个百分点,行业营收状况出现边际改善。 “2023年,针织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生动力不足、承压运行。全行业坚持创新驱动,千方百计化解不利因素,行业运行开始企稳向好。2023年针织行业出口预计再次突破千亿美元,超过2019年出口额。在线下消费恢复、国家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推动下,内销市场持续回暖。”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日前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针织行业发展状况,并对接下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行业运行有亮点 随着消费场景的持续创新,消费习惯向休闲、运动转变,针织服装的占比持续上升。2023年1-11月,针织服装产量占服装总产量的比重为66.35%,比2019年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 在内销方面,国内市场持续回暖。2023年1-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42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前三季度持续提高。其中,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5%,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2%。 在出口方面,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2023年1-11月,我国针织产品出口合计953.19亿美元,同比下降9.82%,出口额降幅较2023年前三季度收窄0.74个百分点。 其中,针织织物出口198.82亿美元,同比下降10.1%;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754.36亿美元,同比下降8.6%。 在林云峰看来,虽然2023年我国针织行业产品的出口整体受挫,但2023年出口额仍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关口。 “2023年1-11月,我国针织行业出口额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林云峰说,虽然我国针织产品对美国、东盟、欧盟、日本出口下降,但部分新兴市场表现亮眼。 据林云峰介绍,2023年1-11月,我国针织产品对中亚五国出口额同比增长48.19%,对俄罗斯出口额同比增长22.57%,对土耳其出口额同比增长20.03%;此外,对尼日利亚、喀麦隆、巴西等国家的出口额也实现较好增长。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针织产品的出口结构持续调整,贸易市场呈多元化发展。”林云峰说,从货源地来看,2023年1-11月,新疆、广西、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较快,出口增速分别为61.58%、25.18%、39.92%和56.52%。 “随着‘一带一路’共建效应的持续释放,将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针织产品出口创造更多的有利机会。”林云峰说。 在林云峰看来,2023年,我国针织行业在压力下彰显韧性,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广大企业迎难而上,强化能力建设,通过科技创新、数智赋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稳步推进,行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 产业链现代化不断推进 除了市场回暖,还有哪些因素支撑着我国针织行业企稳向好? “2023年,针织行业的产业链现代化稳步推进,有效带动和支撑了我国针织行业的发展。”林云峰说。 “在产业链的现代化方面,我国针织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实融合成为新型工业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人工智能在行业的应用场景渐次展开,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始应用于设计研发,虚拟数字人在电商导购、客户服务等场景逐渐兴起,基于AI(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在坯布疵点检测上进步明显。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针织工艺融合,向全链路延伸,虚拟织机开始商用。”林云峰说,针织行业智能裁剪、智能吊挂、智能物流以及智能仓储的全流程化智能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化车间、5G智能工厂如雨后春笋。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兴趣电商崛起,虚拟现实和元宇宙正重塑商业场景和消费体验,线上线下加速融合。 “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推动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核心引擎。”林云峰说。 如今,我国针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已经蔚然成风。“前沿材料、先进工艺广泛应用,产品的科技感、体验感、价值性、功能性持续提升。再生纤维素长丝在针织领域的应用取得突破,针织产品的应用边界持续拓展,针织类外衣面料工艺有了长足进步,衬衫、西服、女士外套、防晒服等针织产品发展迅速;在航空航天、医用、土工建筑、交通运输等产业用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高针高密圆纬机、高速提花经编机、一线成型电脑横机等国产针织装备在核心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林云峰介绍。 此外,据林云峰表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23年8月发布了《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概念、目标、任务做了明确,提出了推动纺织行业现代化建设的科技创新、时尚升级、企业社会责任、区域融通发展、国际供应链提升、数字化与产业深度融合、行业人力资源建设七大专项行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针织行业需要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机制,推动行业实现科技创新。”林云峰说,我国针织行业要整合国内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资源,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对生物基纤维、少水无水印染技术、绿色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行业推广,引导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时尚引领发展 2024年,国内经济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外需收缩,电商直播平台低价竞争,行业低价竞争的趋势可能加剧,企业效益修复仍面临挑战。 林云峰认为,我国针织行业不断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并通过“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一系列手段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产业基础高级化,不仅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动力,还为针织行业的未来指出了方向。”林云峰说。 “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不断涌现,针织行业正在向着绿色制造新模式转型,开始形成新质生产力。”林云峰说,“以莱赛尔、聚乳酸等为代表的生物基纤维和部分可降解、原液着色绿色纤维,在针织行业的应用占比进一步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等一批少水、无水绿色印染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绿电供能,清洁生产工艺、热能/水资源/染化料回收循环利用技术持续发展。” “我国针织行业的时尚升级活力不断释放。”林云峰说,通过“非遗+科技+时尚+潮流”,传统技艺与新兴技术融合,使产业的时尚化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纱线、面料、成衣全产业链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体系化,时尚风向标作用显著。 据林云峰介绍,近年来,以“濮院杯”PH Value中国针织设计师大赛为代表的各类专业设计赛事为行业时尚人才队伍持续注入源头活水,推动行业创意设计水平持续提升。新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引领新文化、新风尚。生活理念的开拓,带来了新的消费文化。 “近年来,城市文化与产业时尚跨界融合、交相辉映。比如,广东佛山张槎发布‘潮起汾江,织梦张槎’文化品牌,将岭南文化与针织产业融合,建设中国针织时尚创新示范区;浙江桐乡濮院则将针织时尚产业融入千年江南古镇,打造中国时尚第一镇,并建设世界级针织时尚产业集群。文化的激活、美学的碰撞、理念的新生,正在成为行业时尚发展的活力源泉。”林云峰说。 在林云峰看来,随着针织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区域融通发展成效显著。 “以出口为例,东部沿海五省针织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比重较2019年下降了4.87个百分点。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新疆、广西、河南等地的针织产业渐成规模,部分地区已形成产业集群。”林云峰说,目前,我国针织产业呈现东中西协调发展新局面,区域发展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市场份额将向拥有国际供应链布局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中国针织产业转移可能提速。”林云峰说。 林云峰强调,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但我国针织行业供应链的连接力与效率、人才与数字化红利在国际供应链重构中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行业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基本面并没有变。我国针织行业需要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来源:中国纺织报 作者:张贵东)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hokieu.com”,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