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河北这个县缘何被称为“纺织之乡”?
2021-01-28
分享至:

  在河北省高阳县,几乎每个当地人都将家乡的纺织业引以为傲,那么,高阳为什么会形成纺织产业、高阳纺织究竟发端于什么年代?

  河北省高阳县是著名的纺织之乡,高阳的纺织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后期,至今已有约400年。近年来,高阳县建设了占地3500亩的纺织工业城。高阳县有纺织企业近4000家,涉及纺织业的从业人员20余万人。高阳县被授予“河北省纺织强县”称号;“河北省十大特色产业县”;“中国毯业之乡”“中国纺织基地县”荣誉称号。产品行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口到东南亚、欧、美、非洲、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年产巾被35亿条、毛毯3000万条、毛线2.4万吨,三大主导产品产销量在全国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最大的巾被专业市场、享有“中华毛巾第一城”美誉的高阳纺织商贸城更是成为吸引世界目光并使高阳纺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窗口。

  梭行之始,巾业之城——高阳县纺织产业介绍

  1 缘起

  高阳历史上地势低洼,河流交错,是有名的“十年九涝”地区。明初,棉花种植引入河北,到明代中后期,生活艰难的高阳农户已种植棉花,纺线织布。

  到明万历末年,高阳县种棉、纺线、织布已遍城乡,这里出产的土布很受欢迎,布线市场开始成型。

  清代,高阳纺织得到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印染技术上。当时,高阳织出的布不仅有蓝、红等各种色泽,还出现了扎染、蜡染工艺和许多新式花型图案,受到周边地区人们的喜爱。高阳逐渐发展为地区性纺织中心。

  乾隆年间,时任直隶总督的方观承以高阳一带农户植棉、纺织、印染的生产情景绘成16幅《棉花图》供乾隆御览。乾隆看后十分高兴,遂在每幅图前题诗歌咏,命人雕刻于石上以永久保存。

  《棉花图》拓本有图十六幅,计有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图都配有文字说明和七言诗一首,似连环画。书前收录了康熙(玄烨)《木棉赋并序》,是我国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方观承以乾隆皇帝途经保定观视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组创棉花图,将这部绘图列说,装裱成册。乾隆皇帝对《棉花图》反复诵读,叹为观止,备加赞许,乃执笔为每图题七言绝句,共十六首。如“灌溉图”题诗:“土厚由来产物良,却艰治水异南方,辘轳汲井分畦溉,嗟我农民总是忙。”“织布图”题诗:“横律纵经织帛同,夜深轧轧那停工,一般机杼无花样,大辂推轮自古风。”这些诗精工典雅,义蕴万千,为该棉花图增色不少。因此,《棉花图》又称《御题棉花图》。同年七月,《棉花图》包括乾隆的题诗被刻在十二块端石上。其中十一块长118.5厘米,宽33.5厘米,厚14.2厘米;另一块长89厘米,宽41.5厘米,厚13.5厘米。全文为阴文线刻,线条精细,房舍规矩,人物鲜活,画面各具形象,突出了主题,反映当时农民艰苦劳作情景,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再加有乾隆皇帝的题诗,其诗笔法苍劲,挥洒传神,堪称难得的艺术珍品。对于今天研究我国绘画发展及传统绘画技法之演变,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其画法之精妙,刻技之多样,捶拓之精工,足以反映我国古代文化之深邃。原石尚存在河北保定市莲池书院之壁间,现归河北省博物馆收藏。历经二百余年,至今完好无损。

  清朝末年,高阳传统手工土布市场已经形成。据史料记载,1900年,高阳莘桥村集市可日销土布近千匹,县城集市可日销土布1200匹,但仍局限于每家每户自己织布的传统手工业,尚未形成真正的近代产业集群和商人团体。

  1900年,留祥佐村人王世颖率先购进日本生产的铁轮织布机,从事宽面土布的生产,成为高阳第一家引进铁轮织布机的厂家。八年之后,锐意改革的光绪皇帝闻奏王世颖用铁轮织布机织布的事迹,兴奋的赏其七品知县顶戴。王世颖面对突然降临的“荣誉”,惴惴不安:我一个布衣百姓,哪能与知县齐名,就叫我七品老百姓吧。在王士颖的带动下,第二年,高阳县城几家织户又集资购买了日产织机两架,织造宽幅洋布。

  但是,仅凭几家织户的几台铁轮织布机,仍无法抵挡国外高质、低价洋布的倾销,高阳土布市场一度大幅萎缩,大量传统布商面临破产。在安逸的农耕文明中发展了上百年的高阳土布业,第一次面临“生死考验”。

  2 转型

  1905年,高阳商会正式成立,会址设在县郊南街关帝庙。成立后即派人赴天津学习铁轮织布机织造技术,并回购日式铁轮织布机贷给城乡织布户,教以织法,赊给棉纱。高阳商会的成立,使高阳织布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标志着高阳传统手工纺织业开始向近代化、工业化转型。

  另一方面,商会还创立商业夜校,聘专业人士为教员,对各商家学徒进行短期培训,解了新式纺织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1907年,商会集资将夜校正式改为初等预科学校。

  商会将学校作为高阳布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初等预科学校学制本为4年,首批40名学生修业3年后,成绩已多达高等小学程度。商会认为这些学生“殊多可造之才”,年龄又正好够上中等学校,于是将原校扩办为中等商业学堂,后来呈当时的农工商部批准,正式定名为高阳甲种商业学校。

  到抗战前夕,商业办学共计20余年,培养人才数百名,还将不少有志青年输送到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深造。学校培养的许多毕业生,后来成为高阳布商中的领军人物。

  在高阳商会的大力推动下,高阳纺织业迎来新生。1909年11月,天津商会与直隶工艺总局为筹备参加南洋赛会开办劝工展览会,在参赛一万多件展品中,高阳土布荣获“优等第一金奖”,其中,“金鸡报晓”“三马头”牌印花布、国货精品布,曾作为这一时期民族纺织业的代表性产品而风靡一时,使高阳成为华北近代著名的乡村工业聚集地。

  3 兴盛

  使高阳纺织产业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高阳布商创立的一种被称为“撒机制”的生产经营制度。“撒机制”指的是布商们把铁轮织布机赊售给农民,并把机纱分发到农民家中进行生产,在回收布匹时付给农民手工费,机价从手工费中扣除。这就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价格偏低的优势,使高阳实现了铁轮织布机的迅速推广。

  对此,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吴知在1936年出版的《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一书中评价:“高阳织布业创造了作为中国乡村工业化模式之一的‘高阳模式’”。

  “撒机制”的成功推行,让高阳纺织业迎来了第一次兴盛。

  1917年4月27日,高阳布商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直隶商会会长的张造卿在《全国商会联合会会报》上发表了一篇介绍高阳纺织产业的文章,其中写道:“民国五年,该县销售改良布匹,总额为168.85万匹,总值1227.3万元……查最近三年海关贸易册,棉布入口平均之数,为7167.1万两,折合银元为10456万元,高阳一县之内,所值之数已逾输入额的十分之一……”报告中提到高阳改良布匹的产量占比超过全国进口棉布总量的十分之一,形象地反映了当时高阳纺织业在全国的地位。

  到1920年,高阳已拥有布线庄60家,外庄(布线庄设立在外地的分号)遍布11个省的34个市县。

  4 起伏

  高阳纺织业的第一次兴盛仅仅持续到了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西方洋布卷土重来,同时又有山东潍县(今潍坊市)棉白布的竞争,导致高阳棉白布的销量急剧下降。高阳商人求新求变,先后开发出条格布、人造丝提花布等新产品。1928年前后,迎来第二次兴盛。

  这一时期,高阳布匹的销售网络遍及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甘肃、新疆等国内20多个省区,甚至远及东南亚地区。

  高阳纺织迎来第二次兴盛的另一个表现,是天津“高帮会馆”的成立。1925年至1926年间,张造卿组织在天津经商的高阳商号按资金多少摊款集资,在三条石东口大王庙附近盖了南、北两幢楼房,共200余间房,正式命名为“天津高阳商帮会馆”,通称“高帮会馆”,为高阳商户驻天津外庄人员住宿和经营买卖使用。后来,“高帮会馆”不仅是高阳商人驻地,也成为天津纱布的一个交易所。

  高阳纺织业的第二次兴盛也仅持续了数年。20世纪30年代初,受世界经济危机和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市场丧失等影响,高阳纺织业发展再次面临考验。

  1934年开始,随着全国经济形势好转,高阳布商又迅速抓住市场契机掀起了高阳纺织业的第三次发展高潮。

  这一时期,高阳的印染业从手工染发展到机器染。1934年,全县共有大小印染厂200多家,蚨丰、义丰、元新、仝和、合记、恩记、鸿记、酉记等14家工厂有工人1550名,管理人员220名。蚨丰、仝和、恩记、合记,被称为当时印染业的四大名厂。高阳布区覆盖高阳、蠡县、安新、任丘、清苑、肃宁、河间等地。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囊括了500多个大小村庄。因为高阳是纱、布的集散中心,所以当时在这一区域所产之布,统称为“高阳布”。

  1937年“七七“事变后,高阳县城一片混乱。大商户蚨丰、大丰、仝和纷纷迁往平、津、保等大城市。高阳染织业完全倒闭,只有几户杂货铺被迫维持营业。

  5 延续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高阳纺织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21世纪以来,高阳毛巾、毛线、毛毯三大主导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曾一度达到38.8%、24.7%和26%。

  (来源:方志河北)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hokieu.com”,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