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恒利宝发布“石墨烯原位聚合锦纶” 三大优势颠覆传统锦纶性能
2017-10-16
分享至:

 

  CTEI网讯 10月12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常州恒利宝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恒利宝“风定云墨”石墨烯原位聚合锦纶产品发布会在2017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上隆重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王玉萍,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秘书长林琳,苏中石墨烯新材料产业联盟会长邓锦高,常州恒利宝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焱等专家领导出席发布会。

 

常州恒利宝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焱

 

  常州恒利宝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焱自豪表示,恒利宝以“精准创新、务实求真”的品牌精神,一直致力于石墨烯的功能化高分子的研发、生产及应用,自主研发了功能化石墨烯工业化生产技术及原位聚合工艺,是全球第一家石墨烯原位聚合锦纶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拥有者。

  常州恒利宝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荣庆详细阐述了石墨烯原位聚合锦纶性能、工艺、应用等内容。石墨烯原位聚合锦纶——“烯纳斯”的诞生,是目前性价比优异、机械性能突出及功能性完善的产品,极大地扩展了锦纶的应用领域,是对传统锦纶产品的一次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升级。

  石墨烯原位聚合锦纶切片中的功能化石墨烯以化学键连接方式进入锦纶高分子链结构,不仅极大降低了石墨烯的添加量,使得石墨烯在聚合过程中得以分散完全,也从根本上消除了石墨烯纤维产品在后续纺丝、染整、洗涤等工序中的流失问题,更在分子级别改变了锦纶的结构。

  烯纳斯有许多突破性的性能,比如无融滴的本征阻燃和抗静电,颠覆了传统锦纶的性能和加工工艺。这些突破性性能主要体现在:

  1.无卤阻燃:石墨烯锦纶在燃烧过程中,石墨烯会在聚合物基体表面形成一种致密的保护炭层,该炭层可以隔绝热量、气体,使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不再参与燃烧,最终达到阻燃效果。经检测,恒利宝的4mm PA6标准样条在不添加任何阻燃剂情况下,能满足美国UL94标准V0级无卤阻燃,无融滴的要求,这在锦纶材料领域无疑是一项世界级的突破。

  2.抗静电:借助于石墨烯的优异导电性,恒利宝的石墨烯锦纶6长丝、短纤比电阻能达到106级别。在生产加工锦棉混纺纱线时,甚至没有添加任何的抗静电剂,这同样是在锦纶生产加工领域中一项重大工艺突破。

  3.抗菌抑菌:多方研究数据证明,石墨烯是目前生物毒性最低的纳米材料,不但可以通过对细菌细胞膜的插入进行切割,还可以通过对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大规模直接抽取,来破坏细胞膜从而杀死细菌。经中纺院检测,恒利宝的纯锦织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三菌抑菌率均超过99%,与其他纤维的混纺织物也能达到三菌抑菌率超90%的效果。

  烯纳斯的其他性能包括低温远红外、耐紫外等也均能达到国家标准,真正的体现了“一丝多能”的效用,给终端产品的设计和应用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并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也充分肯定了恒利宝石墨烯原位聚合工艺的首创性和先进性,以及其改性纤维产品的功能性,他希望恒利宝公司能够一如既往地在石墨烯改性高分子材料领域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实现石墨烯与传统行业的完美结合。  

  烯纳斯的诞生,意味着传统锦纶产业链上的纺丝、混纺纱线、染整、织造等环节,将围绕这种新材料开发和创新出一大批新型面料和终端产品,必将带动产业链全面技术创新和提档升级。

  恒利宝采取了与传统自主研发并自行开发市场所不同的策略,与海安县化纤总商会及海安县化纤产业培育办公室共同联合十几家相关下游企业成立了“苏中石墨烯新材料产业联盟”,通过全产业链整合的方式,共同推动技术的更新和市场应用拓展。

 

 

 

  会上,恒利宝与十家杰出下游企业代表及苏中石墨烯新材料产业联盟成员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更有国内知名丝绸生产企业,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盛英瑛作为合作伙伴代表,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与恒利宝的合作经历,双方共同开发了多款丝绸与石墨烯锦纶结合的新款面料,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反响。 

  (记者 黄玮 报道)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hokieu.com”,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