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EI网讯 10月12日,由教育部高等院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分委员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天津工业大学、浙江金三发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金三发”杯全国大学生非织造产品设计及应用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2016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上举行。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工程院、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的领导,第四届“金三发”杯全国大学生非织造产品设计及应用大赛获奖者以及参赛高校的学生和教师代表共同出席颁奖典礼。颁奖典礼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主持。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致辞,倪阳生说,1999年,天津工业大学和东华大学率先设置了非织造专业,截至目前已有13所高等院校设置了非织造专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学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只有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相结合,才能转变成现实生产力。近年来,产业用行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科研院校与企业建立了非常好的产学研关系,很多项目都是在企业进行的。本次大赛不仅加强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有参赛作品都是同学们利用学习之余在学校或者在企业做出来的,虽然距离市场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他们的构思都非常好。
非织造教职委主任、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钱晓明教授宣读获奖者名单(附后)。
据了解,“金三发”杯全国大学生非织造产品设计及应用大赛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创新设计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及潜能,提高其创新设计及实验动手能力,展示非织造领域高等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成果、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等相关实践环节教学水平,发掘和推荐优秀非织造产品设计开发人才,为非织造企业开发新产品及新应用领域提供新理念,提升中国非织造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水平。
目前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非织造类设计大赛。大赛不仅加强了非织造技术的普及,给行业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也为全国非织造专业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和提高实践水平的广阔舞台。
本届大奖赛紧扣非织造产品开发及应用的发展路线,将“融合与创新”作为本届大奖赛的主题,延展非织造产业链深度和广度,拓宽非织造产品的应用领域。据主办方介绍,经过初赛和复评,本届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卫材单项奖1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0名。并评选了三等奖及以上奖项作品的指导教师为优秀指导教师奖。





颁奖典礼现场
“金三发”杯全国大学生非织造产品设计及应用大赛获奖名单如下:
学校
|
作品
|
获奖名次
|
获奖人姓名
|
天津工业大学
|
热风复合非织造保暖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
特等奖
|
刘静,王雨,李娜,邹驰,徐与浓
|
东华大学
|
棉/PLA可降解绿色环保纸尿裤
|
卫材单项奖
|
蒋佩林,许晓芸,马嫣然
|
武汉纺织大学
|
聚吡咯/尼龙纳米纤维导电膜的制备及其开发
|
一等奖
|
刘涛,胡奇,汤清伦
|
天津工业大学
|
UHMWPE加筋非织造防刺材料
|
一等奖
|
邢京京,师云龙,刘华磊,黄顺伟,刘凡
|
西安工程大学
|
新型木棉夹心结构非织造复合吸油材料的研究
|
二等奖
|
陈凯康,王彩英,邵鹏洋,李少波,任倩
|
武汉纺织大学
|
纤维网型针织自成形织物
|
二等奖
|
陈智勇,易淼,李璐,王凯丽,王吴超
|
中原工学院
|
黑竹炭纤维水刺布的开发和应用
|
二等奖
|
何伟
|
苏州大学
|
超疏水超亲油聚酯非织造布
|
二等奖
|
刘慧,李飞洋,孙青梅,张生,李煜炜
|
天津工业大学
|
新型非织造抛光辊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二等奖
|
马友伟,何鍇,赵晓蒙,王学明,储智勇
|
南通大学
|
具有抗渗防护功能的非织造印花布
|
二等奖
|
徐迎玲,张葛成,苏静,王璐
|
嘉兴学院
|
熔喷弹力无纺布的制备及性能
|
二等奖
|
张迎梅,杜世仪,杨丽萍,班慎
|
东华大学
|
脂肪过滤收集垫
|
三等奖
|
李晶
|
嘉兴学院
|
蓄能型夜光非织造布墙贴
|
三等奖
|
任 旭,武晓莺,白杜鹃,胡侠东
|
江南大学
|
育苗用保水非织造材料
|
三等奖
|
王又平,喻成林,何学佳,徐盼,沈士然
|
南通大学
|
仿羽绒熔喷保暖材料
|
三等奖
|
仇何,邹学书,谢柠蔚,常敬颖
|
武汉纺织大学
|
聚乳酸/苎麻无土栽培用非织造布基质的研制及开发
|
三等奖
|
王思思,蔡玲玲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壁纸
|
三等奖
|
顾磊,贾士玉,张小艳,张鑫铭,潘金峰
|
德州学院
|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碳纤维涂层
|
三等奖
|
陈文超,王希攀,杨明
|
河南工程学院
|
聚丙烯/碳化硼熔喷法高效中子防护材料
|
三等奖
|
周真佳,袁帅飞,王晨,王幸运,张伟
|
青岛大学
|
静电纺聚酰胺纳米复合膜材料
|
三等奖
|
孙婷婷,李福顺
|
西安工程大学
|
非织造柔性电子纺织品基材
|
三等奖
|
杨鑫权,曾晓龙,宋长青,肖峰
|
西安工程大学
|
抗菌型汽车空调过滤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
优秀奖
|
李云霞,杨凌燕
|
河南工程学院
|
NMN多层复合装饰吸音用非织造布
|
优秀奖
|
侯亚军,王浩,赵柳涛,魏志杰
|
青岛大学
|
家用功能型非织造材料
|
优秀奖
|
余娟
|
天津工业大学
|
舞动指尖—陇绣
|
优秀奖
|
杨蕾
|
天津工业大学
|
P(VDF-HFP)/ ZrO2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
|
优秀奖
|
周锦涛,陈洪立,于宾
|
嘉兴学院
|
吸水型静电纺面膜
|
优秀奖
|
李文琼,陈超,金振栋,王晨晨,孙燕霞
|
嘉兴学院
|
间位芳纶复合非织造布
|
优秀奖
|
张茂清,蒋望凯,周青松,张小鹏
|
南通大学
|
驻极纳米PVDF/熔喷PLA复合过滤材料
|
优秀奖
|
徐康丽,王晓娜,徐林
|
南通大学
|
亲肤透气迷你型卫生巾
|
优秀奖
|
常敬颖,张旭,周静,孙小欣,仇何
|
武汉纺织大学
|
铜离子美容磁疗眼罩
|
优秀奖
|
李佳慧,胡爽,王颖
|
(记者 刘亚非 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