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以下简称“2020纺机联合展”)将于2021年6月12~6月1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对处于大变局中的我国纺织业及纺机业来说,本次展会将具有怎样的推动价值?《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 难得的聚首机会值得期待 记者:大家都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纺机联合展延期8个月举办。目前国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际人员交流仍然受限,但主办方对本次展会的顺利举办充满信心。您对本届展览会的信心来自哪些方面? 顾平:因疫情影响,2020纺机联合展延期到2021年6月举办。尽管展会主办方以及业界企业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对了各种困难,但未能动摇我们对此次“聚会”的信心,这注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全面聚焦的行业展出活动。 首先,由于中国疫情防控较好,经济发展弹性强,国内经济复苏强劲,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在疫情背景下,中国纺织产业链完善、纺织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强的优势更加凸显。中国纺织业在全球的地位更显举足轻重,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不仅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比重70%以上,而且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量居世界首位,市场范围辐射中国和海外国家。今年一季度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整体表现稳健,出口同比增长高达43.7%,出口额超过2019年同期,两年平均增长8.7%。2020纺机联合展作为立足中国市场辐射亚洲等海外市场的重要纺机展会,仍然受到国内外纺机企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 其次,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期间中国纺机业的技术发展成果和国外的最新产品将在本次展会上得到集中展示。 经过“十三五”发展,国产纺机设备技术进步明显。5年间,有27家企业被中国纺织机械协会认定为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同期,百余个项目通过中国纺联科技成果鉴定,且其中的大多数项目的鉴定结果是处于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到单釜年产能达1.5万吨的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成套装备产业化应用,从世界首创的化纤卷装外观在线智能检测系统、棉纺梳并联合机,到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高性能特种编织装备,以及行业大力推动的七条智能制造示范线建设等等,在满足国产高性能纤维开发,纺企节能环保生产,智能化提升等方面需求的过程中,中国纺机业技术进步显著。 作为等待了3年的业界难得的聚首机会,本届纺机联合展,众多极具行业代表性的装备技术都会发布新的研究进展。与此同时,ITMA2019中备受业界关注的产品技术,也将为大家呈现新的应用成果。 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打造新优势 记者:您认为,“十四五”我国纺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 顾平:“十四五”期间纺机行业的发展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行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纺织需求端的强劲引导下,纺机行业将出现数字型企业碾压工业时代企业的现象。产业链企业的新生态系统,也将为行业的高质量及高端化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第二,纺织技术和装备产业优先发展的方向明确。2020年12月中国工程院发布了《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预计到2025年,纺织技术与装备等五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第三,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化生产装备在提高生产精度和产品品质,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纺机装备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同时,我国纺机企业要加快加大智能制造的实施,尽快提高企业自身的制造水平、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第四,创新发展,突破先进装备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点。目前很多关键部件、装置、环节仍然依赖进口,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扎扎实实攻克技术难题,补短板、锻长板;二是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同市场需求相结合,营造自主创新生态;三是提升创新战略部署,做好产业自主创新的长远规划。 “十四五”已经启程,“双循环”正成为行业企业布局市场的战略选择和新特征。以内需为主体的双循环是目前大环境下的必然出路,也是经济寻求增量极的主要方向。当前,以RCEP贸易协定为代表的贸易区域化协定的相继落地,为开拓国际市场打开了新的空间;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正在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从深挖内需市场,到拓展“一带一路”新机会,纺机业乃至纺织业,将在全新的发展格局中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打造新优势,再上新台阶。 先进技术装备支撑产业转型 记者:5G和人工视觉新技术时代的来临,也让我国纺织业及纺机业面临着大变局。您认为,本次展会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顾平:当前,特殊的全球经济、政治环境,以及中国纺织业自身的发展状态,都深度影响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中国纺织产业将通过优先发展的领域和相关的短板技术攻关,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行业“大而强”的发展。 装备技术始终是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今,国内市场占比超70%的国产纺机,凭借自身不断提升的创新力和服务力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市场地位。在转向“消费者主权”和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变局的当今,围绕市场和需求进行创新已经成为纺机企业的基本理念,中国纺机企业捕捉、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正越来越强,而这些,均直观地体现在纺机装备技术的单机或成套数字化创新上和不同领域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上。 近年来,数字经济引发了全球制造业的深刻变革,疫情更是加快了各行各业数字化的步伐。纺织产业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其实已经走在了前面,尤其是纺机的智能化方面近两年来发展成果十分显著。从近两届的纺机联合展上,可以看到,各类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在推进纺织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本届纺机联合展,智能化车间建设的新思路,以及融入了5G+人工智能的新产业应用都将集中展示。 另外,2035年国家“碳中和”目标中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为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的绿色转型成为了刚需,我们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并加快纺织产业各环节中零排放可行性研究和实施。在本届展会上,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设备也将亮相。例如,远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Y9000型双层热风拉幅定形机较常规产品可实现40%的节能,能大幅减少占地面积,在节约用工,提升加工品质等方面同样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纺织业自主创新发展已达到新的高度,为了鼓励产学研各方合作,并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本届展会继续开设“研究与创新专区”,将有东华大学、青岛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参与进来,众多新技术成果的展示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装备、工艺技术的创新服务能力,推动行业产学研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合作与跨界融合,并在新场景中应用。 (来源: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hokieu.com”,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