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纺机人别焦虑,年度会议释放重要信号,明年行业运行将进入正常轨道!
2022-12-21
分享至:
  12月20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八届七次常务理事会暨2023年度全国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工作座谈会在线上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等协会领导以及百余位纺机行业的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秘书长丛政主持。
  宏观看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就今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未来发展环境及趋势进行了分享。他提到,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严峻,需求低迷、成本高涨的供需压力叠加,经济运行呈现放缓的态势,企业生产经营压力突出,纺织行业产成品的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受阻,营业收入增速逐月放缓,利润降幅依然较大,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特点。产业链多数环节维持较低开机水平,行业生产降幅继续加深。
  从内销来看,受实际收入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下降,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消费意愿降低。从出口来看,今年以来受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通胀加剧,以及海外主要市场消费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开始走弱,四季度行业出口同比下降,产业链各个环节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加大;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RCEP成员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明显。从国内投资来看,今年纺织行业国内投资增速依然较高,但呈逐月放缓态势,数据表现好于实际感受,主要得益于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和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纺织骨干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以及产业布局优化需求得到释放拉动了行业投资增长,而大量中小企业投资需求相对较弱,感受度较差。从对外投资情况来看,疫情因素没有显著削弱行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企业仍克服困难,开展海外经营,从主要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来看,除了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外,越南已经连续七年成为我国纺织业对外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谈到纺织行业的发展环境,徐迎新表示,明年全球宏观经济不是特别乐观,经济的繁荣与萧条交替是市场经济正常的表现,也是避不开的经济周期,无论是海外总需求还是国内需求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国际贸易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际供应链的持续调整,都会影响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
  徐迎新认为,应对当前环境,我们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坚定信心,按照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落实各项举措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对于未来的展望,徐迎新谈到几点方向值得纺机企业关注:其一,企业分化愈演愈烈,缺乏直接订单的中小企业承压严重,部分骨干企业特别是国内外产能跨国配置的龙头企业比较优势更为显著,我们要适应急剧变化的现实。其二,中期来看,需要考虑地缘政治形势带给市场的压力,明年上半年外需有压力,下半年内需有望回暖。其三,未来半年是挑战密集也是压力最大的时期,希望企业提高发展韧性、积极化解经营风险。其四,伴随疫情政策调整,国内外市场都给纺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国内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高端化、绿色化的发展对纺机行业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和要求。同时,要重点关注行业重点投资目的地,扩大纺织产品出口。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在发言中对当前的行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下降,下行压力增大。2022年纺织、纺机经济增速也呈现出了逐季放缓的状况。目前,我国进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塑经济信心,恢复市场活力非常重要。对于纺织行业而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围绕协会2022年度工作,顾平分别从科技、市场和信息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科技创新方面,围绕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顾平对照“十三五”成效和2025年目标,介绍了纺机协会相关工作进程。据悉,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纺织行业分盟正在深入行业服务,目前分盟超过10亿的供应商有7家;此外,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承担的“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5)”秘书处工作,今年完成了57项国家标准复审工作,即将开始330项行业标准复审工作; “建设智能制造纺织行业标准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已于今年6月启动,并按计划有序推进工作。目前,行业七个智能制造示范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纺织机械也有了智能化示范线。纺织智能制造进园区工作也分别落地南通和青岛,线上线下累计参会者8万人次。
  在市场方面,围绕“双循环”发展,协会积极推进行业同国际同业的对话。2022年参加了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2022年会,了解了欧洲行业的发展现状。面对“走出去”已成为我国纺织机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重要布局的背景,协会将持续推进“202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以及“2023年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2023)的相关组织工作,并启动了2023年部分海外展的出展规划。
  在信息服务方面,协会持续推进行业数据统计工作。2022年,协会对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重点企业经济指标及产品销售数据,进行了采集和分析整理;完成了2021年全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完成了国际纺联2021年纺机发货量的数据交换工作,收集了全球纺织机械行业数据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为业界企业提供了多方面服务。
  展望2023年,顾平表示,协会将以各分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为抓手,产学研用为路径,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好纺织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推进标准工作先行,引领行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场景实现;组织好行业重要展会的组织和出展工作;持续加强协会信息统计工作,更好地为行业做好大数据服务工作。
  欧瑞康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军在分享中对全球纤维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全球化纤市场格局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就欧瑞康如何实现纺织价值链的循环经济相关举措等信息进行了介绍。
  他表示,聚酯纤维一直在纺织行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未来仍将保持增长,再生化学纤维材料必将成为进一步改善全球循环经济的一部分。目前,中国、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化纤工业都在聚焦可持续发展和相关技术进步。他表示全球化纤产业需要共同努力,在更多领域开展更多合作,承担起落实循环经济的使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王军表示,欧瑞康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高新科技集团,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主张,即让客户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高的产出,依托技术赋能客户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优化资源利用,降低能耗、水消耗和其他相关浪费。
  王军认为,未来纺织品循环再利用量与相应的制造链将会大幅提升,绿色纺织生产、化学法循环再利用以及纺织智能制造与设备都将逐步成为行业现实。欧瑞康已为行业提供了多种聚酯物理法循环再利用解决方案,并拥有多个成功案例。于此同时,在化学法回收再利用技术方面,欧瑞康也已行动,预计2024年将实现1000吨/年的中试线,2025/2026年实现50000吨/年的量产。未来,欧瑞康仍将持续投入可持续技术的研发,成为化学纤维可持续技术发展的领跑者。
  他表示,欧瑞康会以先进化纤装备、涂层设备与材料、涂层服务和3D打印服务以及相应的完整工程解决方案支持行业客户提高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佳乐(苏州工业园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以“从经济需求看纺机市场”为题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分享。刘明指出,从高端消费品需求锐减、美国几大科技公司裁员严重等情况可以明显感受到当前的全球经济趋弱态势,而进出口、消费、投资这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也并不乐观。
  而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有优势也有隐忧。其中优势表现在,其一,纺织行业可能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具有最理性的常识思维;其二,从技术上来讲,纺织行业是“卡脖子”最少的行业之一、供应链最完备的行业之一;其三,纺织行业是长期践行双循环和共同赋予理念的典范行业;其四,纺织行业是支持外汇储备的重要基石,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隐忧表现在:其一,市场饱和增长乏力,行业内竞争激烈;其二,持续产业转移的压力明显;其三,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和内需的侵蚀;其四,受国际经济周期影响;其五,供应链中断的惨痛经验让国际买家心有余悸。
  此外,刘明还从近十年来纺机装备的装机量入手对纺机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近年来,新设备大大促进了纺织行业降本增效,减少用工,提升员工收入;未来3-5年,中国依然是新设备的主战场;国内设备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伴随着智能化、绿色化要求日趋强烈,全球设备更新换代的趋势还会延续。同时,纺机企业还需要关注到以下趋势:半数纺纱设备新增产能在中国之外,美国对新疆棉花的制裁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跟随,可能加速这一趋势,尚有待观察;中国之外的亚洲国家在增加产能方面追赶中国的趋势明显,而且得到不少发达国家的支持;纺织服装行业业务模式的创新对就近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产能转移的动力之一。
  刘明表示,当前企业的发展需要信心、耐心及定力,不管是宏观经济环境还是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有限,纺织行业的地位依然重要,行业企业在经营方面建议减少应收,清零负债,保障12-18个月所需的现金;同时要精雕细琢产品、审慎推新;关爱优质客户;有序减少员工总数;远离价格战;根据行业可适当考虑扩产;上市发展能够作为危急时刻的“降落伞”可以根据企业情况考虑;出口方面要注意风险管控。刘明提醒,当前不用过度焦虑,保障企业活下去以迎接未来更好的发展。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刘松重点介绍了2022年前三季度纺机行业的运行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1-9月,规模以上纺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78%;利润总额同比减少7.62%。
  据海关统计,2022年1-9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累计总额为66.72亿美元,同比增长8.40%。其中:进口25.3亿美元,同比减少5.05%;出口4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6%。从进口产品类别看,化纤机械进口总额排在第一位,七大类产品中除纺纱机械、织造机械进口总额增长外,其他产品类别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针织机械降幅最大。从出口类别来看,针织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17.91%,出口额位居第一,七大类产品除非织造机械外均为正增长,纺纱机械出口较去年同期增幅最大。出口到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及土耳其的合计金额占全部出口额的 57.45%,是我国纺织机械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根据纺机协会对重点企业经营情况调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纺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较为集中,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为首要问题;通胀推动成本上涨压力大问题也较为突出;物流受阻或价格过高、无序和价格不良竞争,销售渠道受阻较今年二季度有较大改善,但产成品库存激增和客户取消订单方面较二季度加重。
  谈到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刘松表示,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仍具备恢复向好的基础。我国纺织全行业正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迭代升级,建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体系,纺机企业在其中大有可为,在转型升级中寻找增量突破。虽然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景气度有所收缩,但全行业投资增速仍在两位数,其中原有产能的改造投资比重较大,纺机的国内市场仍然广阔。在国际市场方面,客观上受经济发展、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纺织产业链的布局在加快重构,海外市场空间在进一步扩张,我国纺机行业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增长,2022年我国纺机出口额有望再创新高。2023年,随着我国宏观运行的制约因素逐步缓解,纺机行业运行也将逐步回到正常轨道,运行指标有望逐步迎来恢复增长。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赵晓刚介绍了纺机相关展会的情况。他提到,202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延期至2023年11月19~23日举行,尽管延期时间较长,但91.89%的企业选择了保留参展资格,继续参加明年展会。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海内外新申请报名的参展企业开始明显增加。此外,展会宣传推广的深入,将进一步强化专业观众的邀请工作,多重优势综合作用之下,相信明年的展会定能打破三年沉寂,重启业内交流,必然会是一场唤醒行业生机,激发产业动能的一场盛会。
  赵晓刚强调,本届纺机展报名时间将会顺延至2023年3月3日,可以根据通知的规定,申请调整原先报名面积的尺寸。2023年5月11日开始,重新发布新的展位分配包括新的展位图等文件。同时,展商中心会重新开始启动,接受在线填报的各项技术服务需求等。
  此外,纺机协会还将采取多重举措助力企业海外拓展。他提醒企业重点关注明年的孟加拉、越南、印尼、缅甸等海外展会,特别是明年6月8日~14日于米兰举办的ITMA2023展,作为纺织技术发展的风向标,有很多前沿新技术值得期待。
  细分领域运行
  纺纱机械
  中国纺机协会副秘书长、产业一部主任位迎光对纺纱机械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据介绍,2022年前三季度纺纱机械整体运行呈上升趋势,基本延续了上半年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纺纱机械类主机进口总额4.74亿美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9.4%;出口7.2亿美元,同比增长88.2%。纺纱类器材、专备件和辅助装置类进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出口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由于国外疫情防控政策逐步放开,尤其是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纺织业在过去两年持续低迷后,新增项目和设备升级改造的意愿增大,中国纺纱机械企业出口订单飙升,梳棉机、精梳机、环锭细纱机和转杯纺纱机出口创历史新高,其中环锭细纱机出口金额同比增加123.9%,转杯纺纱机出口金额同比增加124.6%;集聚纺装置出口达到历年最好水平。喷气涡流纺纱机和其他络纱机或摇纱机进口增长较多,尤其喷气涡流纺纱机进口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水平。此外国内对短流程设备的需求依然保持热度,转杯纺纱机和喷气涡流纺纱机销售达到同期历史最好水平,进而拉动前纺设备的需求。
  位迎光还对包括梳棉机、精梳机、并条机等在内的纺纱机械主要产品近四年间前三季度进出口、销售量以及出口重点地区情况,以及近十年来环锭细纱机、转杯纺纱机、喷气涡流纺纱机进出口情况以及2017-2021年纺纱机械主机的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
  位迎光表示,尽管纺纱机械前三季度的销量统计处于攀升阶段,但由于纺机市场反应相对滞后,尚不能完全体现行业发展的实际趋势,据了解,目前纺纱机械企业在手订单及新增订单都明显减少市场或将进一步收缩。但位迎光也表示,虽然未来行业发展仍将承压,但是众多利好政策也将为行业带来更多新的利好。
  织造机械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产业二部主任廖亮分享了今年前三季度织造机械市场情况。据纺机协会统计,2022年1-9月国内主要生产厂家共销售高速剑杆织机7100台,同比减少1.39%;共销售喷气织机19000台,同比减少24.00%;共销售喷水织机32000台,同比减少37.25%。
  据海关数据,2022年1-9月共从4个国家进口无梭织机6440台,进口金额23163万美元。其中进口高速剑杆织机1378台、进口金额8922万美元,数量同比减少10.69%、金额同比减少12.35%,主要来源国为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共进口喷气织机4220台、进口金额13153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32.25%、金额同比增长21.74%,主要来源国为日本、比利时。共进口喷水织机842台、进口金额1088万美元,数量同比增加205.07%、金额同比增长97.12%,来源国为日本。
  据海关数据,2022年1-9月共向4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无梭织机20678台、出口金额32467万美元。其中出口剑杆织机9621台、出口金额17767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26.99%、金额同比增长85.50%,主要市场为印度、孟加拉、乌兹别克、印尼、越南、泰国;共出口喷气织机2549台、出口金额5120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43.44%、金额同比增长38.02%,主要接受地为印度、越南、乌兹别克;共出口喷水织机8508台、出口金额9580万美元,数量同比减少35.23%、金额同比减少22.21%,主要接受地为印度、土耳其、越南、巴基斯坦、中国台湾。
  廖亮认为,明年国外市场可能不会有太大起色,但是国内市场应该有小反弹,请大家关注。
  针织机械
  中国纺机协会产业三部主任邵洪通过圆机、横机、经编机三大机型发展分析了针织机械行业市场变化,并对未来针织机械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据介绍,2022年前三季度,由于市场饱和,库存积压,下游市场消费需求减弱,针织机械三大类机型市场运行均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圆纬机行业,据纺机协会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圆纬机销量约为17000台, 同比下降32%。一季度,圆纬机企业主要生产上年年末订单,保持一定产销量;二季度开始,受疫情冲击及下游市场低迷导致机台订单数锐减;三季度,随着产业链逐步恢复市场有所缓解; 四季度,下行压力较大。前三季度圆纬机出口约3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进口约3000万美元,下降45%。印度和越南是我国圆纬机出口的主要国家,今年孟加拉圆纬机出口增长比较大。
  横机行业,前三季度电脑横机销售量约52000台。前三季度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产销量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全成型机型在桐乡等毛衫产业集群地销量同比增加。
  经编机行业,前三季度经编机销售量约2500台;印度是主要出口国家,增加最明显的是孟加拉,伊朗。近几年宽幅、高速化经编机发展快速,市场一定程度饱和;双针床经编机近年来首次大幅下降,花边机市场疲软。
  邵洪在各大海外市场从中国进口的针织设备数据情况分析中,梳理出了值得业界企业关注的重点国家和地区。他表示,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业界企业通过狠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供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和系统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把握机会。
  印染机械
  中国纺机协会产业四部主任张雨彤分享了印染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染整机械市场情况。据介绍,今年以来,印染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1-9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407.16亿米,同比降低6.65%,降幅较1-8月收窄1.69个百分点;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225.29亿米,同比增长9.04%;出口金额239.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91%;出口平均单价1.06美元/米,同比提高7.22%。
  前三季度,染整上下游行业面临较大的供需压力,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包括数码印花机和定形机等主要机型销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染整机械的进出口也呈现了一些亮点:1-9月,我国印染及后整理机械累计进口金额2.32亿美元,同比减少17.90%;进口国家和地区前五位分别是中国台湾、德国、意大利、日本和韩国。1-9月,我国印染及后整理机械累计出口金额6.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4%;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居前几位的包括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
  张雨彤表示,在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支撑下,行业经济有望实现回稳向好;RCEP生效,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东南亚、南亚等国纺织产业链恢复,尤其是孟加拉国和印度,有望带动纺织机械等产业链配套产品出口市场持续回升;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创新驱动行业向科技化、绿色化发展,是提高行业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化纤及非织造布机械
  中国纺机协会产业五部主任刘革介绍了化纤及非织造布机械行业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国外技术发展动态以及海外市场信息。
  他谈到2022年前三季度化纤机械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目前长丝设备主要销售以龙头企业采购进口设备为主,部分少量合同采购国产设备。另一方面原料价格持续低位波动,下游化纤市场需求减弱,导致企业生产为亏损状态,预计四季度增长缓慢。加弹机生产企业基本延续上半年订单,依然能够维系正常生产。由于用户企业开工率较低,订单发货均出现下滑,预计四季度到2023年上半年难以明显改善。
  在短纤装备方面,涤纶短纤前三季度新增产能约45万吨,高于去年同期,新增产能主要以国内长丝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为主,短纤增加主要跟非织造产能的扩张以及长丝巨头的战略转型有关,短纤品种多以常规及中空纤维、低熔点纤维为主,预计短纤设备还将有一定增长。
  生产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规模以上企业的非织造布产量同比下降0.4%,第二季度的产量修复期后,第三季度非织造布产量的恢复势头有所减缓,但月均产量仍较第二季度提升1.7%。
  刘革谈到,即使行业在努力应对需求下降、可能的经济衰退、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供应链问题、与可冲洗性和一次性塑料有关的新的政府法规,但无纺布行业的创新精神依然存在,先进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STFI非织造布卓越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干燥水刺织物的高效节能系统;Nike Forward系列中创新生产出基于针刺无纺布的连帽衫;金佰利公司启动澳大利亚首个尿布回收试验Nappy Loop等都表现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此外他还回顾了过去一年国际重点行业展览、会议活动,以及2023年一些应重点关注的国际行业活动。
  本次大会上,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秘书长丛政宣布11家企业正式加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员单位,其中1家纺纱机械企业,3家织造机械企业,3家针织机械企业,1家印染机械企业和3家化纤机械企业。它们分别是:武汉港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书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浙江中自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宁巍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源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烟台金铭制针有限公司、烟台市精特制针有限公司、苏州丹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市德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河南省菲优特过滤设备有限公司、杭州君辰机器人有限公司。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hokieu.com”,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