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际服装 > 正文 
 
  科技时尚狂欢已成为过去,未来智能服装仅占市场的3%
2019-04-04
分享至:

  在加州的一个科技中心里,突然涌入大量衣着靓丽的非技术人员,有些人抱怨着保密协议,有些时不时地偷偷对视一眼,有些则谈论着有关行业颠覆的流言蜚语。而这一切的起因是一场足以改变行业的公告。

  听起来很熟悉,是吗?

  然而,这样的情景并没有出现在苹果近日于库比蒂诺举办的发布会中,而是发生在2014年9月9日,当时苹果在一场宣传活动中推出了Apple Watch。对于那些还记得那一天情形的人来说,本周的苹果发布会给人一种怪异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惑:可穿戴设备和时尚有什么关系?五年时间过去了,这种关系还存在吗?科技是否已经为它的时尚情节找到了新的对象?

  有那么一瞬间,的确存在着强烈的吸引力。只是如今,时尚趋势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但是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来记住这个时刻。因为这件事结束后,我们都有可能得到一个教训。

  数字平台ShowStudio的编辑Mimma Viglezio说:“时尚对新奇事物和未来有着无止尽的渴望,而由于苹果和硅谷承诺了这一点,我们只能欣然接受。”

  混乱的科技时尚狂欢

  在这款手表推出之前,一直秉持奢侈品设计原则的苹果,不断诱惑着相关高管来苹果工作。

  最引人注目的是Yves Saint Laurent首席执行官Paul Deneve、来自Tag Heuer的Patrick Pruniaux和Burberry首席执行官Angela Ahrendts(Angela被认为是利用技术改造Burberry的推手,她在来到苹果之后负责经营实体和电子零售业务)。

  而像英国版《Vogue》的主编Alexandra Shulman和《Fashionista》的主编Lauren Indvik这样的时尚大拿,则在纽约时装周期间飞到库比蒂诺,坐在前排,参与了苹果发布会。她们的出现似乎在暗示,这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时尚”展览才是最重要的。

  巴黎时装周期间,苹果在超级精品店Colette举办了发布会,并邀请了Karl Lagerfeld。发布会后,该公司又在Azzedine Alaïa’s餐厅设宴,让Olivier Rousteing等设计师和Cara Delevingne等模特展示苹果的配件。

  Apple Watch首次在杂志上出现是在中国版《Vogue》的封面,而苹果还在美国版《Vogue》上刊登了长达12页的广告。首次亮相一年后,也是在时装周期间,苹果宣布与爱马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一年的5月,该公司赞助了Met Gala的Manus x Machina时装秀,该秀旨在对时尚和技术相融合表达赞美。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参加了这场时装秀,苹果首席设计官Jony Ive与Condé Nast艺术总监、《Vogue》主编Anna Wintour共同主持了该秀。无论指向何种象征,照片说明了一切。

  只是无论如何,苹果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得益于Diesel Black Gold,三星的Gear S也于2014年9月首次亮相于时装周。英特尔与Opening Ceremony的Humberto Leon和Carol Lim合作制作了MICA智能手环。Will.i.am则推出了“puls”手环,部分灵感来自于香奈儿标志性的Maltese十字护腕。

  不久之后,Ralph Lauren推出了装配有灯和充电口的连接式Ricky包。“对我们奢侈品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该公司负责广告、营销和企业传播的执行副总裁David Lauren当时表示。

  Tag Heuer、英特尔和谷歌联手打造了自己的Carrera联网手表。Louis Vuitton推出了一个联网的Tambour Horizon,并将其描述为未来的Louis Vuitton互联网。这就像是一个智能配件的狂欢。

  2012年,当模特戴着Google Glass走在Diane von Furstenberg秀场的T台上时,几乎每个人都有些畏缩,这一时刻也被简单地视为对美好未来的尴尬早期预兆。但这就是未来!

  加州的时尚风潮将在保守的时尚界掀起波澜,而时尚的魅力将让消费者对产品充满渴望。他们彼此之间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为收益。

  麻烦不期而至

  但是后来,Deneve、Pruniaux和Ahrendts相继离开了苹果。而英特尔发言人则表示,该公司“将在2017年退出终端产品可穿戴设备领域”,并转向了用于零售商和品牌的数据分析。

  Will.i.am的发言人表示,他重新聚焦于“B2B和B2C硬件的人工智能和声控计算”。 Ralph Lauren也不再销售联网包了。

  所有关于可穿戴设备和时尚的谈论都变得非常非常安静。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市场学教授、数字智库L2的创始人Scott Galloway表示:“两个领域的重叠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技术本质上是创造效用并影响到数十亿人。时尚则是创造一个时刻、一种趋势、一种浪漫,并将其传播给少数有影响力的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穿戴设备本身已经过时了。

  据研究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称,智能手表行业占“可穿戴设备”市场的44%,总的来说,该行业表现不错。IDC预测智能手表将是今年市场增长15.3%的主要驱动力之一。NPD的一份新报告称,2018年美国智能手表的销售额增长了54%。

  库克在今年1月苹果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其可穿戴设备类别增长了50%(主要是手表和AirPod)。爱马仕发言人表示,Apple Watch是其最受欢迎的型号之一。Louis Vuitton的智能手表占其手表业务的一半。

  但是,虽然很久以前有传言称会有其他设计师加入团队,而且像Coach和Kate Spade这样的第三方已经为Apple Watch制作了腕带,但这些天的话题都是关于智能手表如何成为健康和健身的平台——这也是健身品牌(尤其是耐克)仍然热情高涨的原因。

  这并不意味着时尚本身对科技不感兴趣。当我谈到增强现实可以作为一种购物工具时,高管们对此都感到非常兴奋。就材料科学和生产而言,科技是非常有前途的,尤其是在这个行业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的时候。

  Future Tech Lab首席创新官Amanda Parkes表示:“现在的情况是,它已经扩散到纳米技术和织物生产的后端。但这需要时间来发展,就像生物技术一样。”

  与此同时,一些品牌则打着擦边球。Jimmy Choo最近发布了一款可加热的系带城市徒步靴。它通过鞋跟的电池加热,然后连接到手机应用,这样你就可以控制和监控温度。Ralph Lauren则设计了可加热的Polo 11和Olympic棉袄夹克(它们也是通过应用控制的)。

  Vuitton推出了采用Master & Dynamic技术制造的无线耳机,并正在测试一个联网行李箱。自2017年秋季以来,Levi’s一直在通过谷歌互联销售其Commuter x Jacquard夹克。

  但事实上,所有这些新产品的推出,都只能在一波热潮之后静静等待冷却。

  错置的方向

  Jimmy Choo的创意总监Sandra Choi说:“联网靴很有意思,也很受欢迎。”然而,在最近的米兰时装周上,它并没有出现在公司的展示中,因为它并不被认为是Jimmy Choo身份的核心,甚至也不代表未来的方向。

  Levi’s全球产品创新主管Paul Dillinger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他指出联网夹克被分类为Levi’s的Commuter Collection,一个相当利基的业务领域。当下一季发布的时候,该公司会选择提供相同的产品,推出新的应用,而不是提供新风格或新产品。

  Dillinger表示:“我们把时装设计的创造力更多的侧重于数字面,而不是实物面。”

  Galloway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只有一种可穿戴设备是属于真正的时尚宣言,那就是你的手机。”这可能就是问题的根源。

  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已经超越了时尚科技产品设计协议。我们现在就像是柏拉图式的熟人,每隔一段时间,再轰轰烈烈地炒作一番。

  那么,我们从过去五年中学到了什么?

  也许时尚和科技的真正未来与屏幕无关。

  也许“英雄产品”的概念与科技世界联系非常紧密,以致于在已经拥有英雄产品的行业中并不真正有效。事实上,Dillinger表示,他最初对Jacquard的想法相当怀疑。“我只重视实际的时尚物品,”他说。

  有可能这就是我们希望衣服或配件应该达到的程度,只要让我们感觉良好,能够成为自我表达的工具和团体成员的象征即可。

  这也是手机所经历的。尽管没人一定预见到它的到来,但AirPod和Vuitton耳机正在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据IDC称,到2023年,“耳戴设备”将成为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大类别,占据31%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它预测智能服装仅占3%左右。

(来源:第一纺)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hokieu.com”,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

Baidu
map